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飞跃,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延伸至法律领域。从互联网、大数据,到云计算、区块链、生成式AI,每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都不断倒逼法律行业调整节奏、重塑体系。
法学家波斯纳说,法律是最向后看的,依赖于往昔的学科,遵从传统、先例、谱系、习俗、古老的实践、古老的文本、古老的术语……正因如此,当前法律与科技的融合,也处于一个最为艰难的磨合期。
磨合也意味着快速迭变。如今的法律AI早已突破最初的智能问答与检索,向合同审查、尽职调查、判例分析、合规风控等核心业务环节不断渗透。“AI法律助理”不再是一个口号,而是各大律所、法务部门、仲裁机构甚至法院内部正在加速部署的现实工具。
这一切,仅仅是个开始。
法律AI,迈入实战之年
如果说2023年是AI领域的“模型竞赛年”(以LLM本身性能竞赛为标志),那么2024年则是“应用探索年”。在2024年,涌现了大量基于LLM的应用,例如各种法律研究、合同生成、文档审查等。大型律所与法务部门纷纷投入资源尝试,期望将AI能力融入业务流程。
进入2025年,AI从单纯回答问题、生成内容转向实际“完成工作”,成为“执行者”而非“助手”。企业级和消费级AI工具开始承担完整工作流程,例如法律文件自动处理、客服自动化、代码生成等。
在法律行业,以智合AI为代表的法律AI产品也正朝着更深入融入工作流程、更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向发展。通过在法律研究、合同审查、法律翻译等方面的卓越应用能力,让法律AI从“工具”或“助手”变成真正能干活、能解决问题的“员工”或“自动化引擎”。
智合喜获双项殊荣
2025年6月29日,由上海法律科技协会、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指导,同济大学法学院、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、律新社共同主办,阿里云通义法睿与智合联合主办的“法律AI的黎明——第九届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论坛”在上海成功举办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兴法律服务业领域的顶尖专家、科技先锋,以及来自知名企业、高校和律所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法律与AI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,分享实践经验,展望未来发展方向,携手推动新兴法律服务业迈向新的征程。
此次论坛上揭晓的2025新兴法律服务业“风云榜”中,上海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智合)凭借在法律AI领域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,荣获“法律AI先锋企业十佳”称号。
同时,智合联合创始人、上海市法律科技协会副理事长刘启铭,荣膺“法律科技影响力人物十佳”。
这两项荣誉,不仅是对智合过去成果的充分肯定,更是对其持续深耕法律科技、引领AI时代法律服务变革的殷切期许。
在随后的主旨演讲中,刘启铭表示,今天的数字化浪潮,如同上一轮律所追求“规模化”发展时那般,已不再是一道“选择题”,而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人工智能的发展,法律与科技的结合,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,更是我们的工作方式、思维模式和价值创造的逻辑。未来,成功的律所,必然是那些具备敏锐的技术嗅觉和高效的运营体系,能够将法律专业主义精神与科技力量完美融合的组织。
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提出,AI智能体(AI Agent)可以自行规划、决策、选择工具完成任务,像一个真正的员工一样工作。本质上,未来AI企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将不仅是企业的IT预算,而是真人劳动力市场,进一步提升AI企业的市场天花板。
AI正在把“赋能”这个词推向一个全新的维度。单一AI产品的功能突破可能只是一枚“点”的创新,但众多“点”的汇聚,最终将织成一张重塑行业生态的“网”。
在这个曙光初照的历史性时刻,智合表示,愿与各位同仁携手并肩、与时俱进、以“点”破“面”。今年年内,智合将整合旗下“智爱”“智讯”“Z-Lab”与“智拾”的线上资源,推出一个以AI为核心驱动的法律行业生态平台,集数据库、AI工具、线上培训于一体,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法律服务基础设施。以此为基础,智合愿与全国百万法律人共赴星辰大海,开创法律AI新时代,为法治事业的进步不断贡献力量。